大眾網記者 梁小童 濰坊報道
傳統文化進校園,春風化雨育蓓蕾。10月19日上午,由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,山東省文化館、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,濰坊市文化館、坊子區文化和旅游局、坊子區教育和體育局協辦,坊子區文化館、坊子區第二實驗學校實施的2023年“蓓蕾藝術工作站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展演展示活動暨“蓓蕾藝術工作站”省級示范點授牌儀式在坊子區第二實驗學校舉辦。
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王芹,山東省文化館創作演出部主任李彩鵬,濰坊市文旅局黨組成員、齊魯文化(濰坊)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主任高增光、副主任趙永,坊子區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、統戰部部長李學海,坊子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劉慶娜等出席活動。
活動現場,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王芹為坊子區第二實驗學校授牌。隨后,文藝演出在舞蹈《吃水不忘挖井人》中拉開帷幕,山東省文化館與濰坊市文化館聯袂演出、陣容強大、形式多彩,快板書、川劇變臉、相聲、武術表演、古箏獨奏、二胡獨奏等輪番上陣、精彩紛呈。相聲中頻頻出丑的“白字先生”,快板書中惟妙惟肖的東郭先生和狼,還有變幻莫測的變臉節目,以及身邊同學帶來的武術表演,引來觀眾席上的同學們掌聲不斷。
活動當天,學生們不僅觀賞了一場高質量、高水平的文藝演出,還沉浸式體驗了濰坊核雕、濰坊刺繡、濰縣砸銅、安丘木版年畫、濰坊孟氏面塑、老貓花燈等10多項非遺項目,在實踐操作中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認知,引發了思考與探索的興趣。此外,還有來自省市文化館的多名書畫家在教室揮毫潑墨,現場為學生授課并贈送美術作品。
濰坊市文化館在山東省文化館和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導下,積極推進“蓓蕾藝術工作站”工作。全市建立省級蓓蕾藝術工作站示范點2個,市級站點13個,縣級站點142個。項目實施5年來,濰坊市文化館共走進中小學校50余所,服務師生15000多人。
下一步,濰坊市文化館將持續推進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演展示進校園”系列活動和“蓓蕾藝術工作站”的建設工作,通過廣泛開展藝術展演、故事演講、培訓和講座等,不斷提升青少年文化素養,促進青少年群體優秀傳統文化傳承,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影響力和傳播力。